2020年上学期受疫情影响,虽然学生不能返校集中上课,但学校按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了非常时期的线上教学活动。由于科学决策,行动迅速,精准施力,团结协作,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教学工作任务,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成效,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学生满意、家长认可、社会认同。
2020年下学期开学第一周,学校十分重视学生返校后的疫情防控工作,并由校领导分别带队,组织教务处、质控中心、督导团、学工部、团委、人事处、党政办、创新创业中心、科技处、后勤处、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分时段分区域对全校教师教学准备工作情况,各二级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务秘书到位情况,教学设备投入使用、教学条件保障情况,教学组织、师生出勤情况等进行了全面检查。现通报如下:
一、整体情况
1.校领导注意力在本科教学聚焦。党委书记罗成翼、校长李建奇和其他班子成员先后到教学一线掌握学校教学组织、教学运行、教学管理相关情况,认真查课、听课,课后和师生亲切交流。
2.教学设施设备保障到位,教学用具配备齐全,教室窗明几净,桌椅摆放有序,多媒体设备运行基本正常;教学楼栋和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均做了消毒处理,并在洗手间放置了洗手液等消毒用品。
3.各二级学院领导、教研室主任、教务秘书到位情况较好,或深入课堂听课,或查课清点学生人数,或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4.课程教学安排表发布及时,课堂教学和设计指导等教学活动开展有序。
5.教师教学准备充分,师生精神饱满,课堂组织严谨,学生思想集中,积极思考问题,到课率普遍较高。
6.学生室外实习工作按计划有序开展。9月12日、13日(周六、周日),测量指导老师认真组织开展实习教学工作,学生到场率高。
7.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新学期开学之初,督导组及时召开了学院督导工作专题会议,并邀请学院书记、院长、教学院长参加,规划本院教学督导工作,工作开展得好。
二、主要问题或不足之处
1.每间教室门前张贴的“场地教学安排表”未及时更新,也未及时清理,不方便日常教学检查。网上公布的课表有待进一步规范,有的教室课表安排有教学任务但无师生上课,有的却正好相反;还有的教学安排表与实际上课情况不符。
2.后勤保障方面的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精细化。如管理楼2楼消防栓门已坏,破碎的玻璃尖角外露,有安全隐患;土木楼4楼厕所墙壁渗水、垃圾桶里的外泄垃圾未及时清理;还有的教室照明灯和电扇通宵未关电源(如土木楼505室);一教、二教个别教室黑板锈迹斑斑,影响板书效果。
3.教学资源科学配置不够,有的教室较小却安排上大课(如管理楼301等,安排有76人的大课,非常拥挤),而有的大教室却安排上小课(如第一教学楼,学习氛围略显不足)。
4.有的教室多媒体设备运行不正常,设备老化,技术保障不力,满足不了教学要求,影响教学效果。
5.有的教学楼栋,只图管理方便,人为关闭出行通道或学生课后交流平台,没有发挥设计构造应有作用,影响师生出行或交流,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如管理楼和市测楼之间东边2-5楼天桥,本学期一直被关闭,连接两楼的2楼中间通行道一直长期落锁,更是从未启用)。
6.个别教师上课点名用时太长(达18分钟);有的教师上课过分依赖PPT,教学设备一旦遇到故障,立即临时转换教室上课,教学基本技能略显不够。
7.教室手机袋普遍破烂不堪,根本无法使用;有的教室石英钟时间不精准,未及时调试。
8.个别学院教学督导在开学的第一周,未按要求履行职责,未及时召开督导工作会议,进入角色较慢。
9.重修考试巡考过程中发现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刘芬良和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李剑两位老师监考迟到,未认真履行监考职责。
三、整改要求
1.及时更新和张贴“场地教学安排表”,规范课程教学安排表,根据学生人数或课程性质,科学合理安排学生上课教室。
2.做好教学保障工作,加强教学基础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教学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3.各位教师要加强课堂教学组织,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切实提高课堂组织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4.各督导组应召开学院督导工作专题会议,并邀请学院相关领导参加,规划本院教学督导工作,要统筹安排教学督导值班督查(有可落实的值班表备查);教学督导要挂牌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与反馈(反馈到教师和学院领导)。
5.各学院应认真落实学校“韶山会议”精神,树立“质量为王、专业为王”的意识,切实加强质量文化建设,建立教师淘汰机制,旗帜鲜明地提出“教学质量是教师的职业灵魂,不重视教学质量的教师是没有灵魂的教师,是不受欢迎的教师”的理念。
总体来看,我校疫情过后的新学期开学工作,教学运行有序,师生精神面貌佳,教学保障到位。
接下来的几周时间,质控中心将会同教学督导团一起,对全校教学运行情况进行专项跟踪督查,并通过现场查看、随堂听课评课、视频看课等方式,全面了解教学运行情况,对存在的教学组织等方面的问题,及时予以通报,严肃敦促整改。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
2020年9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