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高教研究>>正文
高教研究
高教研究信息(2017年第二期)
2017-06-02 09:20  

创新人才培养

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困境与出路

    一、大学本科拔尖

创新人才培养的困境与阻碍1.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观念阻碍。首先,在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价值权衡、认识上,不少高校普遍认为研究生教育重于本科教育。其次,在大学的职能和任务观上不少高校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最后,在大学教学观上,大学教学仍将系统传授与掌握客观的、现成的、标准化的知识技能体系作为教学最重要乃至是唯一的目标。2.本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较为陈旧。首先,课程开放性、完整性与选择性较差。其次,对大学育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类实践活动重视、开展不够。3.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举措乏力。首先,评价体系构建滞后。其次,高校对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支持、保障力度不够。

二、大学本科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素质目标定位

第一,掌握坚实宽广的知识基础。第二,形成较强的能力筹备。第三,塑造良好的品质结构。

三、大学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重构

1.重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认知系统。首先,大学必须树立本科教育是大学可持续发展关键的理念。其次,必须树立人才培养是大学第一要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高水平大学重要使命的理念。2.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操作系统。首先,构建由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自主创新学习融合一体的本科课程体系。其次,倡导批判型、研究型的本科教学。3.搭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保障系统。首先,构建为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导向的评价体系。其次,要加大对人才培养工作特别是对本科教学的重视与投入力度。最后,为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直接支持。   

摘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3/彭泽平     

 

大化工“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以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为着力点,形成“三螺旋递进”教学模式

一二年级,专业学习主要着重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三四年级,在专业教育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方法培育和创新实践。

二、以强化素质和能力为核心,建立“三层次四模块”课程体系

学校以“模块化”的概念形成以“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过程机械、化工自动化和生物化工”为代表的四大课程模块;以“层次化”的概念构成“全校性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术与工程类课程”三个课程层次。

三、以“大化工”学科优势为支撑,构建了“多层次一多类型一多途径一网络化”四大平台 

 1.构建多层次的科研体验平台。学校完善了“本科生导师制——研讨课——科技创新项目”三位一体的个性化人才成长平台。2.搭建多类型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强实践教学,必须积极引入企业参与,并将企业的参与落到实处。3.建立多途径的工程教育国际交流平台。先后举办国际大学生竞赛和工程教育国际研讨会。4.建立网络化的综合教学平台。这种形式对于“教向学”的转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以加强教师工程能力为宗旨,建设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学校实施了校企“双导师”制,聘请高级职称的教师和专家担任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创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内在动力。

   摘自《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盖江南等 

 

“创新教学”理念下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内涵探究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本研究中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要就是指在大学中选拔小部分优秀学生进行创新性培养。在学生培养中就必须突破当前以知识获取为主的培养模式,着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

    二、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透析

问题具体体现在:首先,在培养理念上仍然沿袭以往“学习量加法”的培养思路。其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被简化为培养科研助手和提高出国深造率。最后,培养措施被虚名化。以上问题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缺乏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明确认识。

三、“创新教学”理念及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首先,“创新教学”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的生产过程,形成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建构知识的能力。其次,“创新教学”问题探究的培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再次,“创新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最后,“创新教学”有助于学生学术志趣的养成。

四、“创新教学”理念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路径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形成“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主”的教学观念。()以课堂教学为主,用课堂教学带动课外活动。

()改变评价方式,保障创新教学的实施。

摘自《大学教育科学》201 6.2/路丽娜

 

创新创业视域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创新创业教育内涵及价值理念的回归方面,二者处于不同的教育层面,有本质的区别。创新教育主要强调思维层面的创造。创业教育主要强调社会活动层面的创造。另一方面,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第一,培养目标相一致。第二,内容相一致。第三,功能相一致。创新创业教育价值理念的重新定位,是其理念回归的重要标志。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创业素质的综合性人才。1.一级:具有基本职业素养的普通社会工作者。2.二级:自谋职业者。3.三级:新型企业的开创者和管理者。

三、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主要阻碍

1.传统教育模式重专业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学生难以形成系统的创业意识。2.创新创业教育缺乏明确的定位,脱离高校通识教育体系。3.缺乏一支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学生很难获取专业化的创业知识。4.部分高校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管理机制,创业课程缺乏实践内容。

四、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高校人才培养的实施路径

1.用科学的方法创新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进一步明确育人目标。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3.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服务大学生创业教育。

    摘自《中国成人教育》2016.6/曹俊娜等

 

本科教学

探索建立世界最好的本科教学模式

一、世界一流大学本科教育的共性特质 

 (1)能够反映最新学术成就的课程;(2)研究性的教学模式、高挑战度的教学内容;(3)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4)高水平教学队伍承担一线教学并为低年级授课;(5)从教学、科研等多方面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6)包括课程学习等内容的人才综合评价体系;(7)完善的校内外结合的质量监控体系;(8)综合素质与特长并重的招生制度;(9)较高的国际教师比例、国际学生比例、师生比和小班课程比例;(10)严格的学生淘汰制度。

二、我国高校教学水平基本分析和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通过对我国大部分985工程”高校的教学评估和督导,我们发现,一些高校重科研轻教学,重智商轻情商,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一次考试结果,轻平时引导激励。目前,中国高校尤其理工科特色突出的高校(包括天津大学)培养的学生还存在书面和语言表达能力差等问题。

一、探索世界最好本科教学培养模式 

 l.不断完善成才激励系统,努力探索世界最好的本科教育。2.加强思政课建设,培养学生家国情怀。3.提高国际化水平,拓展学生全球视野。4.实施名师授课计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5.实施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促进学生能力全面提升。6.实施教师教学激励计划,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7.实施专业与课程质量提升计划,打造优质教学平台。

今后,我校将持续跟踪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国际顶级大学教改步伐,打造世界最好、中国最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本科教学模式。同时,根据国内外未来社会对卓越人才的要求,围绕教学活动中的学生、教师和专业,不断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摘自《中国大学教学》2016.3/谷钰等

 

普通本科院校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探析

   课程多元化考核,是指对课程进行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考查审核。本文基于对目前普通本科院校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存在问题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提高其科学性的具体策略。

一、普通本科院校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存在的问题。1.教师的课程考核观念有待进一步转变。2.教师参与课程多元化考核改革积极性不高。3.考核内容侧重知识与技能。4.考核评价主体以教师为中心。

()成因分析。1.应试教育观念影响着教师教学。2.教师培养复合型创新性人才意识淡薄。3.教师实施课程多元化考核改革动力不足。

二、完善普通本科院校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的策略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课程考核观。()建立课程多元化考核改革激励机制。()构建多元化考核内容体系。()构建多元化考核评价主体。

   本研究主要基于对陕西部分普通本科院校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深入探讨普通本科院校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但研究结果不具普遍性。未来的研究样本的采集应该放眼全国,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课程多元化考核模式作为一种课程考核中的新思维,其理论与做法的普及尚需日积月累的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

    摘自《中国成人教育》2016.5/殷雄 

 

论新建本科院校科研与教学的协调发展

    一、现状:科研与教学的错位发展1.科研与教学脱节。2.重科研轻教学,科研唯大。3.重教学轻科研,教学唯先。

   二、反思:科研与教学错位发展的原因分析1.观念方面的误区。这里既包括学校也包括教师的观念问题。2.学术风气浮躁。真正能让人称道的成果不多,很多科研立项和科研成果的学术和社会价值值得商榷,学术丧失了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3.评价指标模糊。新建本科院校往往缺乏科学的科研与教学评价体系,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则无法量化,无论是专家评价、同行评价还是学生评价都比较模糊。4.管理体制“两张皮”。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自成体系、相互独立、缺乏联动,存在“两张皮”的现象。学校对科研与教学结合的重要性认识不清。

三、对策:科研与教学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1.树立正确的教研观。第一,尊重科研与教学规律。第二,科研与教学良性互动。2.惩治学术腐败。必须大力惩治学术腐败,尊重广大一线教师的辛勤劳动,净化学术风气,塑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高校的持续健康发展。3.完善评价体系。高校既要在教学评价中引入学术要素,也要在科研评价中引入教学因素。4.健全管理体制。在管理体制的设计上,要改变以往教研分离的状况,自上而下实现管理体制上的教研互动。

     摘自《教育与职业》2016.7/别睿

 

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素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大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努力建设一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已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向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迈进的关键所在。

   一、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素质存在的问题  ()本科意识不强,专业理念明显滞后。部分教师在教育理念上仍或多或少地存在专科的“印迹”。()敬业精神缺乏,专业道德面临困境。存在一些认识偏差,在实际工作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相当普遍。()知识结构存在缺陷,专业知识不够完备。部分教师其学科专业知识还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实践应用能力不强,专业能力薄弱。一是教学能力不高。二是实践能力不强。三是应用性科研能力偏弱。

二、提高新建本科院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对策  ()更新教师教育观念,牢固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首先,强化本科意识。其次,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最后,树立科学的专业发展观。()加强制度建设,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首先,制定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专业标准。其次,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最后,建立应用导向的教师评价制度。()构建一体化的培养培训体系,实现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健全教师职前培养机制。其次,提高教师入职教育的针对性。最后,完善教师职后培训体系。

    摘自《教育评论》)2016.2/周卫东 

翻转课堂 

高校“翻转课堂”与“生成性”课程意识研究

 一、高校“翻转课堂”兴起的背景()“管理主义”课程观所带来的问题。首先,课堂教学中容易产生“教材依赖”现象。其次,教学设计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最后,学生普遍存在课堂倦怠问题。()现代信息技术的影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对课堂教学改革提出新要求。

    二、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建设是翻转课堂的基础  ()互联技术使“翻转课堂”成为可能。()“翻转课堂”的形式和实质。

    三、基于“自主探究性”学习的“生成性”课程意识  ()学习的动力源:“自外而内”和“由内而外”。()教师“生成性”的课程意识与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四、教师“生成”课程资源时应注意的问题  ()课程的“生成”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在“生成”课程时应遵循的原则。

    五、结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促使学生从“接受性学习”到“探究性学习”的深刻转变。要打破“由外而内”的“接受性”学习惯性,教师必须摆脱“管理主义”课程意识的束缚,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学生共同“生成”能够观照学生内在需求和现实体验的课程资    源,让学生依照个体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课程文本,“由内而外”地建构和生成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摘自《中国成人教育》2016.3/席晓丽

 

 

“翻转课堂”颠覆了什么?

    “翻转课堂”的概念源自于21世纪初的美国,我国的中小学乃至高校也在结合国情和校情进行积极的探索,并冠之以“开放课堂”“高效课堂”“先学后教”等不同的名称。“翻转课堂”到底翻转在哪里,颠覆了什么?

    一是学习过程与学习方式的颠覆。“翻转课堂”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学习过程的两个阶段进行了翻转:知识的传输从课堂上迁移到课外,知识的内化则从课后转移到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改善。

    二是教育教学观念的颠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突破传统“千校一面”“万人一面”培养模式的禁锢。

    三是教师角色与课堂教学模式的颠覆。教师正在从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转变为学生的学习伙伴和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四是教学组织形式与管理机制的颠覆。要加强系统研究和顶层设计,协同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探索教学组织的优化和教学管理体制与学生管理机制的创新,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 

摘自《中国教育学刊》2016.3/钟秉林

 

 

“翻转课堂”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以南航金城学院“高级英语”课程实践为例

  一、“翻转课堂”的研究评述“翻转课堂”是在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和大规模网络应用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与慕课不同的是翻转课堂与实体课堂相结合,而慕课则是无实体的系统性网络课堂。

    二、“高级英语”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根据课堂的授课内容、学生水平和学习特点,“翻转课堂”自主学习部分为词汇和文化背景知识。

    三、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在回收的194份有效问卷中,有75.3%的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表示非常满意或满意,总体满意度为满意。1.各维度满意度比较。一是针对“翻转课堂”的课堂教学效果,学生也给出了相对满意的反馈,几乎所有学生都选择了满意或者一般。二是自主学习效果这一维度的反馈不尽如人意,学生认为效果只是“一般”。2.高水平与低水平学生满意度比较。

三、教师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满意度  1.课堂效率的提升。2.学生能力的提高。只有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翻转课堂”才会真正有效,才能够真正达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摘自《北京教育》2016.3/刘颖

 

 

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

    一、引言以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从而带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发展,已成为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笔者带领团队主要在宏观层面描绘了智慧教育的蓝图,为教育信息化开创了全新动向。

    二、智慧教育背景  ()IBM智慧地球战略。()钱学森“大成智慧学”。

    三、信息时代的智慧教育  ()“智慧”新解。()“智慧教育”的当代诠释。()智慧教育研究框架。

    四、智慧课堂:用智慧教育理念再塑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的一般内涵。()国内翻转课堂的智慧火花。()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

    五、从智慧

    课堂到智慧学习空间  智慧学习空间的设计可从以下几点入手。()基于大平台建构开放服务模式;()基于大数据进行学习分析与评估;()提供个性化适需学习服务;()基于020架构搭建无缝学习环境;()建构生态化的学习资源。

    六、结语归根究底,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智慧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良好价值观念、较强行动能力、较好思维品质、较深创造潜能的人才。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与创新的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倡导通过智慧教育引领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摘自《开放教育研究》2016.1/祝智庭

高校综合改革 

高校综合改革的误区与出路

     2013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以来,所有教育部直属高校均启动综合改革或形成改革方案。

    一、当下高校综合改革的误区  ()改革内涵认识偏差。()综合改革目标不明。()综合改革对象不清。()综合改革内容泛化。()综合改革发展载体模糊。()综合改革前提与基础缺乏。

    二、当下高校综合改革的出路    ()高校综合改革的科学内涵—“生产关系”。把握改革内涵之真义,区分“改革”与“建设”的差异,将非改革的内容从综合改革的文本中剔除,还原改革的科学内涵,重构高校综合改革方案。()高校综合改革的准确对象——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建设。高校综合改革方案要将改革的对象聚焦于以治理结构为核心的治理体系建设,这既是理性分析、现实观照的结果,也是政治上的总体要求。()高校综合改革的关键内容——学术权力和学院权力。首先,要聚焦于学术权力的充分发挥,解决好行政组织与学术组织的关系问题。其次,要聚焦于学院权力的充分发挥,解决好学校与学院的关系问题。()高校综合改革的发展载体——学科引领。要解决这一高校建设要素间的关系问题,可归纳为:学科引领、统筹集成、改革驱动、管理创新。()高校综合改革条件保障——民主与法治。高校综合改革过程中,必须加强民主建设,为高校综合改革提供良好环境。高校在综合改革进程中,必须加强法治建设,为高校综合改革营造良好条件。

    三、结语笔者认为,高校综合改革必须厘清综合改革的科学内涵,区别改革与建设的关系,将改革指向“生产关系”而非“生产力”;高校综合改革必须将治理结构和治理体系建设作为综合改革的主攻对象,而非高校各种建设活动和建设内部的“大拼盘”。

                                   摘自《江苏高教》2016.2/梁传杰

 

 

 

论高校综合改革

一些高校、一些人习惯于在“改什么”上下功夫,对“怎么改”的问题思考不够。本文以“高校综合改革≠……”的逆向思维对“高校综合改革”这一概念进行剖析和阐释。

    一、全面改革≠推倒重来、齐头并进“全面”是对改革广度的界定,强调改革范围的广泛性、内容的丰富性、视野的全局性,其实质是在巩固已有改革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考量、整体推进,对应该改的坚决改,对不应改的坚决守住。

    二、深化改革≠全盘西化、去中国化改革不是改向,是有立场、有原则的,要立足于所处国家基本制度,扎根于所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环境,遵循自身内在的学术逻辑理性和现实的文化传统血脉。深化改革首先体现为一种进行深入批判的理性自觉和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深化改革还体现为扎根实情、坚定前行的办学定力。

    三、综合改革≠简单叠加、内部整合综合改革以单项改革为基础,是单项改革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要求。综合改革绝不是一系列单项改革的简单拼凑和相加。一方面,综合改革要求高校不能把目光仅仅局限于自身,而要把视野延展至高校之外;另一方面,高校综合改革也要求“社会领域”真正把高校改革看成自己的事情。

    四、改革≠朝令夕改、不受约束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校综合改革必须理性合法,做到于法有据。高校综合改革还要坚持程序正当,做到有序推进。

    摘自《大学教育科学》2016.2/成黎明

 

高校综合改革背景下的薪酬制度研究

   薪酬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是有效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一方面,高校综合改革的核心在于激发人才的内驱力,高校的薪酬分配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投入程度和绩效水平,最终影响其竞争力;另一方面,高校薪酬体制改革已经成为高校管理实践改革的难点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

薪酬战略的实施是学校战略框架重要部分 

1.薪酬结构中的绩效工资体现了激励性。2.逐步建立以岗位分类为基础的薪酬分配制度。3.薪酬分配模式逐渐向二级模式变革。

竞争性、公平性、激励性方面有所不足 

 1.期望的贡献与高校所提供的薪酬水平不平衡。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相对偏低的现状将不利于吸收并留住优秀人才。2.薪酬结构不合理,保障功能和激励性不足。一方面,岗位工资普遍较低,不能体现保障功能。另一方面,薪酬构成中的绩效工资由于考核标准的不完善。3.薪酬制度内在公平性不足。第一,学科之问收入差距过大。第二,本土高层次人才和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薪酬差距过大。第三,科研与教学产生的收入差距较大。4.缺乏薪酬动态调整机制。高校的薪酬制度一旦建立,就很难变动和调整。

高校薪酬制度未来发展应更加精细和柔性

1.岗位进避免短期化。4“自助餐”式的弹性福利制度。5.构建校内创收收入再分配机制。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6.7/王保平

 

高教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课程改革研究

 

一、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课程改革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是实施人才培养的基本载体,人才培养过程中任何环节的改革都要通过课程这个中介来实现。

    二、地方高校课程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1.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不够。2.课程内容的更新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3.师资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4.课程管理体制不健全。5.课程评价模式比较单一。

    三、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课程改革策略1.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课程内容创新。(1)课程特色化。(2)课程信息 化。(3)课程国际化。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课程教学水平。通过引进师资、外聘师资,充实师资队伍。4.健全课程管理制度,规范课程管理行为。地方高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管理制度,使课程的规划、实施、评价和更新环节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有章法可依。5.实现课程评价多元化,促进课程质量提高。首先,课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其次,课程评价对象的多元化。再次,课程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最后,课程评价方式方法的多样化。

    四、结语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实现地方高校的持续发展和跨越发展。

摘自《中国高校科技》2016.3/袁莺楹等

 

 

如何发挥党委在高校综合改革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一、把握改革方

向,提高总揽全局的水平1.实施特色发展,打造竞争优势。,一是坚持中国特色。二是打造大学品牌。2.突出问题导向,做好顶层设计。一是突出问题导向。提高改革举措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改革。二是加强顶层设计。一方面,要围绕改革的

目标任务,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另一方面,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有机结合。3.健全决策机制,提高决策水平。一是进一步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二是对重大决策实施后评估和责任追究。

    二、推进依法治校,增强协调各方的能力  1.加强调查研究,厘清利益诉求。一是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调研工作制度。二是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2.推进依法治校,协调利益关系。一是维护章程权威,形成依章治校的良好氛围。二是强化法治思维和法治方

    式,深入推进高校综合改革。3.健全制度体系,构建利益保障。一是健全学术管理制度。二是优化资源配置制度。三是完善民主管理机制。

   三、汇聚发展力量,提升组织保障的能力  高校党委要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为各项改革取得预期成效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1.加强基层党建,凝聚改革共识。一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二是加强党员管理服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切实服务师生,尊重师生首创精神。2.落实党管人才,激发创新活力。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二是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汇聚高水平师资队伍。3.加强督促检查,落实改革举措。一是加强对督促检查工作的领导。二是建立健全督促检查工作体制机制。

摘自《北京教育》2016.7—8/赵庆先等

 

提高发展质量效益 深入推进综合改革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主动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和结构调整,在办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

一、构建“四航”协调发展新格局,巩固和拓展学校办学特色  1.巩固“军航”特色。学校形成了以航空主体学科为龙头并辐射带动其他学科的良好格局。2.夯实“民航”特色。学校成为民航业务领域一支重要力量。3.拓展“航天”特色。目前已经建成了一支以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为主,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优质学科团队。4.开辟“通航”特色。坚持“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模式,取得了一系列优异成绩。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1.突出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毕业生赢得了用人单位“干得好、留得住、用的上”的美誉。2.将价值观教育融入育人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校内广大青年学生的内在精神追求并逐渐外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3.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育人过程。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4.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形成了一支数量适中、富有活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三、把握深化综合改革的机遇,消除旧的办学体制机制障碍1.落实大学章程。增强了广大师生参与学校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3.走开放融合办学之路。在协同与服务中不断提升办学能力和水平。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6.11/陈保东

 

 

深化高教领域综合改革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

改革成为当下教育领域的一个‘热词”,源于对过往教育改革的“冷思考”。

一、改革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改革的“自上而下,,(以下简称“上”与“自下而上”(以下简称“下”),主要指的是改革发动者是源自改革主体的系统上端抑或是系统下端。

改革的“上”和“下”既是一个认识论问题,更是一个方法论问题,两者之间关系比较复杂,同时也具相对性。

二、基于“上”“下”协同的深化高教领域综合改革  ()深化高教领域综合改革的“自上而下”。()深化高教领域综合改革的“上”“下”协同。1.推动“自下而上”的改革有利于找准“真问题”,从而推动“真改革”。2.推动“自下而上的改革有利于激发基层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基层改革的责任感。3.推动“自下而上”的改革有利于激发基层改革的创造性。()深化“上”“下”协同的高教领域综合改革路径选择。1.试点改革。试点高校可根据各自校情和实际自主进行大胆探索,积累改革经验和成功做法,使试点真正成为改革克难关、解难题的利器。2.契约改革,即以契约精神引领体制创新。“契约改革”增强基层改革的责任感,保证了上层的引领与支持,从而使“上”“下”改革真正做到协同与谐动,最终推动改革目标的达成。 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16.6/卢晓中 

 

切实把握好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和实质

    一、教育综合改革的误区误区之一:以简单地抓全面替代教育综合改革。误区之上:以教育内部改革代替教育综合改革。

    二、走入教育综合改革误区的原因简析1.多年的规划惯性。2.教育系统的复杂性。3.对教育综合改革内涵缺乏正确认识。

    三、教育综合改革内涵和本质的再认识1.教育综合改革的内涵。第一,“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主动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第二,“综合改革主要是指改革的整体

性、综合性和系统性,包括综合研究改革、系统设计改革、科学组织改革和整体评估改革。”第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首先必须是‘改革’,不能用教育领域简单的综合‘发展’代替综合‘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关键在‘综合’,不能用教育领域简单的‘全面’改革代替‘综合’改革;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只是‘教育领域’的独家事务,必须得到‘社会领域’的合力支持。”第四,“所谓综合改革,就是要进行通盘、全面的改革。”其一,改革源于需要。其二,改革源于问题。第三,改革要有重点。第四,改革要抓重点。2.教育综合改革的特征。首先,教育综合改革是对教育内部与外部因素的综合。其次,教育综合改革是对教育内部诸要素的综合。革新性。系统性。全面性。协调性。深层性。制度性。文化性。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

2016.13—14/卢彩晨

 

 

一流大学建设 

党的领导是中国高教迈向世界一流的坚强保证

    中国高校在奋起直追世界一流的进程中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大师生员工艰苦奋斗,勤奋拼搏,厚积薄发的结果。中国高等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速度”“中国震撼”中国模式”的一个缩影。中国高等教育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迎接更加艰巨繁重改革发展任务的挑战面前,必须更加自觉地重视党的建设,加强党的领导,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前进方向。

一、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中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向世界一流迈进,是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目标的,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一环。

二、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持中国高教创新发展的持久动力首先,我们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为中国高校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其次,加强党的领导能为高校的发展提供革新鼎故的改革动力。再次,只有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证高校创新的健康发展。

    三、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实现高校治理结构和治理能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高校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事业单位,其治理结构必然体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监督的主体设计。

    四、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我们党可以根据人才成长的规律,做到统筹兼顾,战略规划,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打破一切阻碍人才成长发展的体制机制、文化观念和条件支持等障碍。

    五、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创造出中国高教迈进世界一流的最有利条件党是中国高等教育迈向世界一流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必然要在中国高校向世界一流进军的跨越式发展征程中,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 

2016.1 3—14/黄百炼  

 

共同治理:世界一流大学治理的制度支撑

    时代的特点使大学产生以下三个重大的变化:一是大学规模急剧膨胀。二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由于公共经费的紧缺,政府开始关注经费使用的效率,纷纷制订政策,监测大学的绩效或者产出,建立绩效报告制度、绩效合同或类似的治理工具,监控大学经费的使用,引入按大学的绩效分配公共经费的原则,使大学更负责任地实现公共目标。三是在新经济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的商业化不断加剧,大学的管理与企业的管理趋同,大学为迅速应对市场的挑战,校长的行为取向不断接近企业的CEO,跨越传统的学

术决策程序,垄断学术决策权,加速了大学行政化。

    我们可以看到各国大学治理改革普遍面对的几个基本矛盾。首先,一体化管理结构与双重管理结构的矛盾。其次,机构决策的外部影响力和内部影响力之间的矛盾。再次,在更加自治的大学中,集权和分权之间的矛盾。

    为了对抗这些趋势,我们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构建一种在学术共同体与大学行政之间保持平衡的制度,即所谓“共同治理制度”。第一,我们要建立学术评议会。第二,我们要构建一种平等对话的、和谐的学术共同体文化,这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本保障。第三,我们要制约不断膨胀的行政权力。第四,我们要促进共同治理制度保障下的交流与沟通。

    摘自《探索与争鸣》2016.7/王英杰

 

 

国内一流大学战略人才发展指数构建与检验

  本研究从战略人才存量和战略人才发展制度的“双轮驱动”角度构建大学战略人才发展指数,并对该指数进行了对比检验和有效性检验,以期弥补以往研究对大学评价过于全面、缺乏针对性,对大学战略人才培养、储备和高校可持续发展重视不足等问题,实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目标。

    一、国内一流大学战略人才发展指数界定  ()国内一流大学战略人才存量指数构建。()国内一流大学战略人才发展制度指数构建。

    二、国内一流大学战略人才发展指数评估  ()国内一流大学战略人才发展指数情况。()国内一流大学战略人才存量与战略人才制度排名比较。

    三、国内一流大学战略人才发展指数检验()国内一流大学战略人才发展指数对比检验。1.总体上战略人才发展指数排名与其他两大排名具有一定的契合性。2.指数在评估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的国内一流大学上具有突出作用。()国内一流大学战略人才发展指数有效性检验。1.杰出校友和毕业生质量。2.创新力和科研经费。3.综合声誉。

    四、讨论  ()结果讨论。()理论贡献。()实践应用()不足及展望。首先,战略人才发展的指数构建还值得继续探索。第二,战略人才发展指数的权重仍需进一步完善。第三,战略人才制度问卷调查规模可进一步扩大。

  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 01 6.6/柯江林等

 

美国一流人才培养的政策机制与实践创新

    美国历来把做强教育作为实现战略意图的保障,重视一流人才培养,保持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优势。

    一、美国一流人才培养的政策机制  随着“新问责运动”的持续推进,美国政府推动高等教育治理模式由原来的以规制为主、重视投入性因素的行为导向型,转变为重视绩效和产出因素的结果导向型。()制定教育法案,责成高校高度关注人才培养。()实施绩效拨款,加强政府对教育质量的监管。()完善认证制度,建立国家统一的教育质量标准。

    二、美国一流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在政府政策机制的引导和激励下,美国众多大学基于自身发展需求,自觉围绕“世界一流”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根本目标,形成了一些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的创新机制。()明确兼顾能力和价值观的人才培养定位。()突出一流教师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作用。()制定国际化战略以培育学生的全球能力。 ()依托联盟与网络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健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质量评价机制。

    三、美国大学一流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借鉴  ()突出中国特色,明确一流人才培养定位。()打造一流教师,提升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实施国际化战略,培养学生的全球能力。()创建人才培养联盟,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完善评议制度,健全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摘自《中国高教研究》2016.7/魏海勇等

 

 

课程改革

芬兰新课改“落地”有章法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芬兰刚从二战的阴霾中走出来,就致力于构建综合学校系统,为每个公民提供公平高质的教育机会。历经重重压力和困难,综合学校系统最终建立起来。历届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结果表明,芬兰所进行的这场旷日持久的教育公平与质量改革取得了明显成功。

  20世纪90年代初,芬兰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当时唯有提升教育水平才能保障其走出经济危机,完成经济转型,迎接知识和信息社会的挑战。芬兰在经济困境之中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在较短时间内便占据世界鳌头。

  今年,芬兰再一次实施课程改革,核心内容不仅包括推进学科融合式教学,还包括促使学生通过不同学科的学习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基于信息技术使学习环境突破教室和学校围墙的空间局限,学生在较低年段就要具备基础编程能力,学习评价更加多元化等。

  那么,芬兰如何确保此次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并完美落地?答案就在从探索到出台再到最终落实的整个过程中。

  过程蹒跚又坚定

  不追求一蹴而就的改革

  芬兰新课程改革的政策探索于20132月启动。在此之前,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内阁、教育与文化部等部门已相继出台系列教育文件,明确了基础教育未来改革目标与方向,包括中小学要以未来公民素养培养为主要发展目标,要进一步推进课程整合性与多样性,要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要更好地实现整合式发展等,确保新的国家课程标准的价值取向和核心内容与上述政策要求紧密关联。

  当时,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成立课程专家顾问团,同时组建了多个国家课程标准制订小组,共由300多人组成。顾问团及课程小组的人员组成非常广泛,除来自大学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地方政府及学校的专业人士外,还包括教师协会、直辖市协会、国家健康福利发展研究院、出版商协会的专业人士。在制订过程中,顾问团及课程制订小组要紧密地与地方政府和学校合作,同时还发放问卷及网络调研。在制订过程中,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先后三次公开发布草案,吸收不同机构和专家的意见与建议。每个课程小组负责课程目标与结构的确定、先进学习理念在课程中的融入、学习支持性措施的拟定、不同科目教学目标和方式方法的改进等。

  从芬兰教育改革传统来看,每次的改革目标都有些激进,但过程和步骤却蹒跚而又坚定,注重新政策和传统之间的衔接过渡,从不追求一蹴而就的改革,从试点开始,而后再将好的经验和做法大范围推广。

  另外,国家课程标准的制订还吸纳了许多重点教育研究项目成果,因此有着较为可靠的研究依据。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课程改革与发展总负责人艾米丽·哈琳恩(Irmeli Halinen 曾表示:“新的国家课程标准有着多元化的坚实基础:一是合法性,新课标立足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二是科学性,新课标立足于大量的项目研究和教育评价,以及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三是前瞻性,新课标着眼于未来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养需求;四是民主性,新课标的制订是一个汲取多元利益主体不同意见和建议,并逐步达成共识的过程。”

  地方和学校可创新细化 

  在分科和合科教学间寻找平衡点

  地方课程、学校年度计划与基础教育法案法规、国家内阁规章、国家课程标准等五大要素共同构成了芬兰基础教育运转体系。作为这一体系的两大要素,地方课程和学校年度计划对创造性地细化和落实国家课程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芬兰,虽然地方和学校有着较大的课程自主权,但这种自主权建立于国家核心课程标准之上。芬兰课程权力的分配并非放任地方和学校自由,而是力求国家与地方集权与分权的对立统一。

  据芬兰国家新课标第一章第二节,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地方课程的制订和执行,地方课程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囊括教育的组织实施、教学方式、学习评价和支持、学业指导和咨询、学生福利、家校合作及其他相关要素。地方课程基于地方视角,对国家课程标准进行创造性的细化和补充。地方政府在制订地方课程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地方特点、学生需求、本地教育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比如,根据芬兰国家新课标第四章第四节规定,地方政府要确保每个学生每学年至少要参与一个基于“现象”或“主题”的“多学科学习模块”课程。国家课程标准只是列出了一些开展“多学科学习模块”课程的不同模式:如平行式是指把同一主题同时放置在不同的学科中学习;序列式是指把一个主题拆分成更小的主题并按先后顺序学习;活动式是指通过主题日、主题活动、竞赛活动、学习参观和学校露营等方式围绕某一现象或主题开展学习等。

  为了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多学科学习模块”课程,地方课程在结合具体区情的基础上需要对本地开展“多学科学习模块”课程的总体目标、原则方法、具体内容、学习评价、评估调控等详细情况予以规定和说明。地方和学校可在此基础上创新、细化,在分科教学和合科教学之间寻找“平衡点”。

  再如,为了确保学生成为未来合格公民,芬兰国家新课标第三章第三节特别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这些综合素养包括思考和学习素养、互动和表达素养、日常生活和自我管理素养、创新创业素养、社会参与和社会影响力等。为了确保目标达成,国家新课标第十三到十五章每章第二节指出,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各个学段的各个学科。相应的,地方课程要对本地各学段各学科的综合素养培养目标和任务进行更契合区情的阐释与规定。

学校年度计划是对地方课程的进一步细化,它既要以地方课程为基础,也要考虑校情,包括师资情况、学生需求、学校历史传统和文化等。因此,芬兰的地方课程、各个学校的年度计划与国家课程共同构成了芬兰基础教育运转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课改落地提供重要保障。

 

  “多学科学习”探索已久 ——教师全科专业能力提供智力支撑

  芬兰新课改中的“多学科学习模块”课程是新型教学方式的探索和尝试。对此,芬兰国家新课程标准规定,从小学到初中每个年级,在保留传统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同时在学年之中专门安排一个或多个学习阶段,每个阶段一般为两到三周,落实“多学科学习模块”课程;地方政府要确保每个学生每学年至少参与一个“多学科学习模块”课程。

  根据笔者长期观察,很多芬兰校长表示,在国家新课程标准制订之前,芬兰很多地区和学校已经在开展跨学科教学的试点和实验,在这方面积累起一定经验;很多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一直在探索“多学科学习”模式,只是没有明确意识、规范性不强。这种课程对初中教师而言可能有一定挑战,但对小学教师、尤其是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而言,挑战和压力并不大。坦佩雷一位小学校长告诉笔者,对新课程改革并未感到很大压力。

  其实,芬兰中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含金量很高,涵盖的知识和技能非常丰厚。师范生要经过大量的艰苦学习,才能顺利完成学业。他们不仅在师范教育阶段经历了严格的学术和实践训练,入职后仍然拥有很多的专业培训和发展机会。

  因此,芬兰小学教师基本都是全科教师,能胜任几乎所有科目的教学,初中教师虽然是学科教师,但有些人也能教授相关科目。因此,芬兰的中小学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已经有意或无意地积累了很多跨学科教学经验,这为新课程改革中“多学科学习模块”课程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撑。

  从学校层面来看,很多校长早已从传统上简单的教学领导转变为“广义的教学型领导”。这意味着他们同时是教育管理者和教学领导者。作为教育管理者,他们负责学校的财政、人事、安全等事务性工作;而作为教学领导者,他们要负责带领和推动整个学校教育教学和学习的发展。芬兰校长不仅能和教师共同制定学校发展愿景,构建学校的合作型文化,还要和教师共同开发和建设学校课程。在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中,校长不仅能充分考虑国家课程标准、地方课程要求和教师情况等因素,还能充分考虑本校学生需求,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中来,从而让最终制订的学校课程能够满足学生需要。(李栋 康建朝)

  (参考资料:20165月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基础教育核心课程》)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