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高教研究>>正文
高教研究
高教研究信息(2018年第二期)
2018-06-02 09:28  

中国教育研究前沿热点问题解读

深入学习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共识和智慧力量,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教育理论界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释。

教育理论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和阐释。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治国理政进程中,把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发表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构成了科学完整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落实其中蕴含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进教育改革发展。

学者认为,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中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核心要素与基本内涵及重要地位。要着力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科学,并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

教育强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是学界关注并研究的重要课题。

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我国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总方位、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总方向、建设教育强国的总要求,已是融为一体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要着力“强保障”: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投入,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人人自觉承担起社会的教育责任,提升社会教育力,是中国教育自身在整体意义上走向现代化、实现深度转型的必需。

有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教育现代性的增长。还有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应从“公益性”和“公共产品”概念转向“共同利益”概念。有学者认为,教育现代化应由外延式发展转向最终落脚到人的现代化的内涵式发展,因而教育现代化指标应包含科学、民主、法治、公平和开放等五大价值维度。还有学者提出,教育现代化的指标应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用定量的方式衡量基础的教育指标,用定性的方式衡量一个区域的突出成果与创新之处。

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最鲜明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下的现代化。学者认为,“四个服务”是对教育工作的总要求,揭示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而这集中体现的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自信。教育自信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同时,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又建立在教育自信的基础之上,没有教育自信就没有中国特色。学者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信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要立足本土深化教育改革,批判吸收国际教育经验,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构建教育评价的中国标准,建设中国教育的话语体系,主动引领世界教育潮流。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教育理论界围绕落实立德树人开展了有针对性的研究。

学者认为,立德树人兼具本土性和世界性、历史性和未来性、价值性和教育性,立德树人命题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规律,拓展了教育的实践领域,对整个社会中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其他教育形式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教育目标。它不仅是一个德育论题,也是一个教师伦理乃至教育伦理论题。

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是系统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途径。学者认为,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的德育体系,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整体规范,形成健全的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要打造系统工程,整体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要推进课堂教学、文化熏陶和社会实践协同共进,构建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还有学者强调,“系统育人”内含“系统眼光”和“系统自觉”,应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的育人价值,实现全体制育人、全机制育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德育改革和实践迫切需要增强实效性。有学者提出,要树立“大德育”观,从整体的、综合的眼光来设计学校德育的内容和途径。有学者阐发了“具身德育”理论,强调德育的具体化、自身性、实践性,要求在现实生活与具体情境中进行德育,注重反躬自省,通过亲历实践获得体悟。还有学者认为,从接受外在要求到学会自律,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必须完成的第一次升华,而从自律走向道德外烁,是理想道德人应当完成的第二次升华。学校要帮助年轻人确立清晰的主流道德规范,把道德外烁力作为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目标。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不仅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论题。

破解教育体制机制障碍、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要坚持以战略思维谋全局、以系统思维促全面、以辩证思维解忧难、以底线思维定方略、以法治思维图善治。此外,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必须认真研究和努力解决教育改革所需要的利益协调机制。

教育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此外,教育供给侧改革要以学生未来发展为导向,不仅要贴近学生的消费需求,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还要关注未来社会的人才需求。通过提升办学品质,民办教育可以成为推动我国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

教育法治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对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发挥了引领、规范、支撑和保障作用。有学者指出,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要将法治理念贯穿到整个教育工作过程,以法治理念引领教育发展的方向,以法治手段解决教育改革的难题,以法治方式营造人才培养的环境。要明确教育立法的价值基准,要推进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机制改革,要大力实施教育系统法治观念提升工程,要建立与完善基于学校章程的学校多元治理机制。

 

加强教材建设

深化 课程改革

《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指出,要切实加强课程教材建设,继续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完成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加大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三科国家统编教材统一使用力度。7月,国家教材委员会正式成立。课程教材改革问题,继续引发学者的深度思考。

加强教材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关系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性工程。

学者认为,深化课程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深化课程改革,一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改革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二是要完善课程标准和教材建设,实现知识文化育人;三是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现全科育人;四是要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实现实践育人。

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的应用技术,它充分体现了“育人”的方法论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知识掌握、态度养成、价值观引领、意志培养是统合在教学目标之中的。全员德育、德育一体化,是德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教学的基本规律。

伴随着新课标的颁布与实施,一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变革将全面展开。有学者认为,核心素养的实施要构建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校本化实践必将从学校的育人目标重构开始。学科素养教学策略应为:掌握学科核心概念,形成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关注学科形式,学会学科思维;开展学科实践与探索,理解学科旨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科情意智慧。核心素养是一类高度抽象、结构复杂的高级能力,传统教育测量范式的应用面临着极大挑战。

 

高考改革价值取向与

制度建设

2017年,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浙江、上海两地,在高考改革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取得突破。又恰逢高考恢复40周年,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和制度建设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

伴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新高考改革的顶层设计思路逐渐清晰,改革触角深入到了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层面。有学者梳理了40年来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变迁,认为当前的高考改革呈现出注重全面发展、能力本位、综合评价和公平公正的基本价值取向。新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直接影响我国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

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维护社会稳定与公平成为高考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也有学者指出,科学性与公平性成为高考改革的动力机制。还有学者指出,诸如高校招生录取的科学性、中学生素质评价等问题,依然是高考改革中的薄弱环节。

高考改革的制度建设不仅限于教育内部,还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学者认为,面向未来,要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考试招生制度。现阶段招考选拔模式多样,综合评价、分类考试、注册入学等方式多元并存,但监控效果参差不齐,必须建立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建立健全高校以综合素质评价为录取参考的招生机制。高考新政对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组织形式带来极大挑战,应积极探索、落实学分制、选课制、走班制和导师制等培养机制和管理机制。高考体制变革不仅给高中教育带来了质的变化,也将继续引发高校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创新。

 

 

“双一流”与高等教育

  

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公布了“双一流”建设名单。“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

“双一流”建设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学者认为,“双一流”战略的实施,标志着我国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和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水平,都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建设一流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首要问题;本科教育质量是高校办学声誉的重要载体;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标志;传承创新优秀文化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要遵循社会需求逻辑,着力推动成果转化,引领高校的整体发展和内涵建设。同时,要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争取一流,避免同质化倾向。

人才培养是现代大学的重要职能,是建设一流学科的落脚点,“双一流”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应以培养一流的人才为核心。

扎根中国大地创办世界一流大学,就要积极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迈向“双一流”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根本遵循。学者认为,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弘扬中国优良传统,解决中国现实问题。要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坚定文化信念,明确办学方向,塑造中国大学精神,增强教育自信,促进多元发展。

 

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是学界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创新职业教育模式的必由之路。学者认为,应打造校企合作“升级版”,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升级,以适应“中国制造2025”发展要求。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引领之下,职业教育需要扮演更多角色,应立足区域层面搭建“双创”教育资源平台,站在战略高度建立“双创”教育的协同治理体系,借助企业力量推动创新创业。

将产教融合贯穿人才开发全过程,将有力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由于学校与企业具有不同的组织目标,在组织决策方面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为此,必须加强外部保障,配套相应的法律、制度与政策,方能在弥合二者冲突的同时,增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

 

全面振兴农村教育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重大决策。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落实教育扶贫、关注乡村教师发展等,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是建设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公平的奠基性工程。学者认为,要紧扣“均衡、优质”,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针对性地解决城乡不协调、大中城市“择校热”、县镇“大班额”、农村薄弱校等问题。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应立体化推进,在核心要素维度呈现配置性均衡,发展过程维度呈现受益性均衡,空间推进维度呈现一体化均衡,由此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路径。学者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扶贫政策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和转型: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扶贫在抬高民生底线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创新扶贫理论、扶贫方式更加精准;调动社会力量,形成社会合力共同扶贫局面;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国责任使命更加强烈。高素质专业化教师对于促进教育资源的优质均衡化具有关键意义。学者认为,当前,迫切需要结合乡村教师地域特征,多方着力、综合施策,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

 

科技发展与教育变革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科技发展与教育变革成为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

能否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教育系统的重大结构性变革,是信息技术能否对教育发展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关键所在。学者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包括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翻转课堂模式是信息技术深度介入课堂教学的结果,体现了深度学习的思想,彰显了混合式学习的优势。

互联网时代,教育时间运行方式发生了变化。学者认为,教育活动要依循生命的节奏,教育要遵循生命的时间打开方式。未来学校的最终目的是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生态,创造符合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教育。

有学者认为,技术裹挟下快速演变的教育系统,急需建构教育数据伦理,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促使教育数据服务合理、合法、合规并高效,让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好地惠及并推动教育的进步。

摘自《中国教育报》2018年04月12日第6版 版名:理论周刊·教育科学

 

十九大报告中的

8大民生看点

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重千钧,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目标和举措。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报告原文】

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代表点评】

十九大代表、河南省辉县市张村乡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春亮说,报告中精准真脱贫两个词让他印象深刻,一个说的是方法到位,一个说的是结果确凿。

他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巨大成绩,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越是艰巨的任务,越要讲究科学施策、有效应对,要在精准上下功夫。扶持对象精准、项目精准、资金精准、措施精准,只有尊重群众意愿,对症下药,才能赢得群众真心点赞。

他表示,真脱贫”“脱真贫不仅要求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更要坚持长远、久久为功。

 

    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报告原文】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代表点评】

报告把教育放到各项民生工作的首位,提出教育要公平、有质量的目标要求,也明确了推动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思路与方向。十九大代表、山西大同市第五中学教研室副主任续烨说。

她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不断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尤其对贫困地区学校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报告提出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这有助于进一步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受教育机会不均等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制度

【报告原文】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代表点评】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十九大代表、北京儿童医院超声科名誉主任贾立群最关注的就是医疗话题。怎么让患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是他一直琢磨的要紧事。

以就医为例,这几年通过分级诊疗等举措,老百姓看病更加便捷。贾立群对此感受真切,要实现十九大提出的目标,需要我们继续坚持深化医改,不仅要让患者有获得感,也要让医务工作者认可。

 

    建设生态文明是千年大计

【报告原文】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代表点评】

张彦代表是上港集团的一名桥吊司机。这些年他感受到通过科技进步、采用新设备大大遏制了环境污染。以前经济发展相对粗放,现在更多考虑环境的和谐和友好。他说。

十九大代表、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工作党委书记崔明华说,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强烈意愿。像节能、节水、低碳生活、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等都与老百姓息息相关,也是党员干部在工作中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突破的问题。

 

    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我发展的机会

【报告原文】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代表点评】

农民工最关心的两个话题,一个是收入,一个是子女教育。十九大代表、福建荔丰鞋业开发有限公司车间主任翁钰珍说,报告提出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拓宽居民劳动收入渠道,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以让更多的农民工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他们的中国梦。

十九大代表、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凤朝表示,让居民收入和经济同步增长,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其目的就是要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百姓个体的收入水平有机结合起来,让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效造福劳动者,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

构筑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报告原文】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代表点评】

十九大代表、格特拉克赣州分公司车间领班彭发福告诉记者:这几年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他在企业的待遇也逐步提高。2013年每月工资只有3500元左右,今年已涨到5800元左右。报告中说要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这对产业工人来说就更有保障了。

社保保的是民生,更是民心。报告说要全面建成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体现了党中央对百姓的关爱。大家觉得日子更有盼头了!彭发福说。

幼有所育、弱有所扶,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

【报告原文】

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代表点评】

十九大代表、中国中铁一局技术工人巨晓林表示,幼有所育”“弱有所扶是这次报告的新提法,表明我们党是真正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是不忘初心的政党。同时,这也表明我们的民生工作进一步扩大了覆盖面,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基础上,又有所延伸,真正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执政理念。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报告原文】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代表点评】

来自北京建工集团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谭双剑代表认为,报告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让房地产回归居住属性,有利于稳定市场预期,有利于遏制投机行为。

谭双剑认为,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有利于保障普通百姓的住房需求,有助于激活房屋租赁市场,特别是有利于到大城市奋斗的年轻人住有所居、融入其中。

来源:新华视点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