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第11周一查一通报
近几周,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会同教务处、教学督导团对电子电工实训课程、思政课程、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开设的设计类课程进行了督查。现将情况通报如下:
一、“电子电工实训”等课程教学。11月10日上午,学校督导团成员方乐、习胜丰、张闻芳、何美丽会同教务处教学运行科主任郭宏,在工训楼检查了“电子电工实训”课上课情况,并与创业创新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周理副院长及学院曾英、贺建权、邱飚等老师进行了座谈,了解开课、教学、管理、考试等方面的情况。经了解,“电子电工实训”课面向全校理工科学生开设,教学安排纳入教务处统一课表。每次课分为理论教学和学生动手实践两个部分,重点是学生实践。从检查的三个教室上课情况来看,“金工实训”课堂和曾英老师负责的“电子电工实训”课堂考勤记录非常详细,学生到课情况非常好,另一个“电子电工实训”课堂学生有离开教室做其他事情的现象。在教室里上课的学生都非常认真,有以小组形式动手操作的,有个人撰写实训报告的,实践实训氛围很好,没有看手机、睡觉、做其他无关事情的现象。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内容有难度,但非常愿意学,学习有收获。该课程考核分三个部分:一是上课考勤;二是实际动手操作情况以及实践能力;三是实训报告的撰写情况。任课教师工作态度认真、勤勉敬业,没有出现过违纪现象。目前任课教师偏少,人均教学工作量在800课时/左右,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各二级学院学生班级学习这门课程的态度、能力等方面有差异。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督导团方乐团长调研走访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了解到思政课是“32+8+8”的模式,即32课时课堂教学、8课时线上学习、8课时实践教学,其中8课时的线上学习由学生自主完成,老师负责建好线上资源,进行检查、答疑和成绩统计。
三、建规院设计类课程教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督导组于7至8周对本院开设的所有设计类课程进行了重点督查。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本学期开设的 “建筑设计”、 “设计初步”、“城乡总体规划设计”、 “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等设计类课程一直安排两名教师共同授课。建筑类专业评估中要求设计课程以小组形式进行,一般8—12人一个小组,一个小组配备一个指导教师。该学院由于师资不够,一般一个小组包含15人以上,一个班最多安排2位教师共同授课。这类设计课程主要是通过老师指导学生完成一至两个项目设计,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日历,每周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课堂上主要进行阶段成果点评和指导,学生根据教师指导意见进行图纸修改。设计课成果点评和指导的方式多样,老师根据阶段成果特性采取合适的方式。有时是挑选几组同学集中汇报,学生互评、两位教师点评;有时是两位教师分组一对一指导学生修改;有时是学生把成果固定在教室后面展板上进行重点评图;到中期或者后期环节,还会有平行班级多个老师同时在建规楼公共空间或者报告厅集中评图。在整个设计课程中,纯理论讲授环节比较少,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指导,两位教师共同协力才能完成。老师在指导环节中如果发现共性的问题,再集中讲解。大部分班级一对一指导时两位教师会分工合作,也有部分班级存在一个老师为主,另一个老师为辅的情况。总的来说,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计类课程安排两位教师共同授课相互配合较好,教学效果也较好。
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处
2023年11月22日